智慧蓉城让数据跑起来:万人社区“一屏掌握”,家中渗水比你先知道
居家养老的老人,有RTnbSos报警器、渗水传感器、烟雾燃气传感器等智能设备和系统掌控居家安全的每个环节;走街串巷的外卖小哥,正随时盯着消防车通道是否畅通和绿化环境的问题,并在手机上一键上报;凭借社区“网格社群通”,居民微信群里的一个提议马上就能得到相关部门的关注和落实解决,大家点点屏幕看通知、享服务……
不止如此,科技的力量正在成都社区治理的方方面面铺展开来。当前,智慧城市建设已成为各地破解大城市病、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效路径,正加速步入数字赋能、制度重塑、全域转型、安全运行的发展新阶段,成为决定城市能级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变量。
智慧治理如何满足成都这座超大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需求?如何跟随基层治理走入千家万户?1月16日,成都市互联网界联合会开展社区智慧治理主题沙龙活动,红星新闻记者与互联网企业、网络社会组织和社区工作者代表等,实地来到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养老)特色基地、莲花社区、小牛哥智慧驿站等点位,力求破译智慧治理的“密码”。
“小牛哥·刹一脚”驿站
网格社群通:
居民反映问题社区“秒接收”,有事线上就解决
“各种小程序、app五花八门,利用率低还占内存,网格员收集信息基本还是靠线下,梳理下来问题很多。”1月16日,锦江区莲花社区负责人和记者说起几年前收集居民意见的情形。记者了解到,该社区是上世纪90年代低洼棚户区返迁安置社区,占地面积约0.19平方公里,有小区院落14个,常住居民达1.3万余人。以前,收集居民的意见问题渠道单一,微网格员常常通过走访的途径获得消息。这么多人口对应大大小小几十个微信群,但群内数据冗杂,大多没有好好利用起来。
基于此,“网格社群通”智慧应用系统应运而生,该系统将微信群聊与基层治理相结合,架构化管理居民微信群,实现微信群中的居民标签化管理服务。2023年11月上线以来,网格社群通初步实现了“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的目标。
网格社群通
在莲花社区,记者见到了这个智慧系统的后台大屏:左侧是容纳全区常住居民的16个微网格群实时数据,包括有多少人,近一周的消息数、活跃成员数、活跃度都会一一显示。“群数据趋势”一栏显示的波纹图中,红色代表居民在某一问题上反响强烈,“这就要求我们提前了解问题,并介入解决及时化解矛盾。”社治无忧(成都)智慧科技有限公司事业部负责人介绍道。
在大屏右侧,16个居民群反馈的重点诉求显示在其中,27.5%的群聊事件与水电气相关,25.5%涉及生活便民信息咨询,19.6%为办事及政策业务咨询,11.8%为修理问题,7.8%是邻里环境事件。细化来看,每一条群聊咨询、诉求都在陆续办理,2024年1月已处理28条,每一条都显示了办理的进度条。
有了社群通,居民们可以通过线上直接反映问题,大大提高了社区帮助大家解决问题的效率。前不久在辖区一小区,一位居民反映楼下的绿化带被其他居民用来种菜,社群通收集到线索后,第一时间传送至社区工作人员处,工作人员立即通过小程序发起投票,让所有居民参与小区绿化打造建议,最终确定把绿化带分出一处专职棚户区——“60号院勤耕园”,但凡有种菜需求的居民,可以在此区域认养一块地自行打理种菜。
通过社群通,社区的企业商家也加入其中,平时大家在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比如餐厨垃圾清运不及时,电线或者燃气使用规范等,都会通过平台直接反馈至社区,社区介入帮助企业做好服务,实实在在打通了服务居民的“最后一公里”。
“小牛哥·刹一脚”驿站:
千余位快递、外卖小哥走街串巷提供线索
牛市口街道位于锦江区东一二环之间,毗邻春熙路商圈与攀成钢商圈,时尚感和烟火气并存。辖区面积约3.14平方公里,常住居民13万余人,共有快递物流网点41个,从业人员1000余名。在这样的地理位置上,拥有数量如此庞大的就业群体,如何创新利用起来?
“小牛哥·刹一脚”驿站
2020年以来,结合辖区小区院落多、临街商铺多、外卖网点多等特点,牛市口街道成功探索党建引领新就业群体融入基层治理的有效路径,其中,“小牛哥·刹一脚”智慧驿站就是一个案例。
1月16日,记者来到锦江区牛市口街道的“小牛哥·刹一脚”智慧驿站,墙上用红色字体写着的“累了刹一脚,进来歇一哈”,显得格外醒目。在这里,“刹一脚”不仅代表停下来,更能让快递小哥、外卖骑手和网约车司机在忙碌工作之余,有一个温暖放松的港湾。
“小牛哥·刹一脚”驿站面积约90平方米,在整合街道闲置资源的基础上,结合小哥们普遍年轻的特点,用科技管家代替人工值守,创新打造富有“人情味+体验感+智能化”的全国首家快递物流行业24小时“不打烊”服务驿站。小哥们通过小程序注册成为“小牛哥”成员后,即可申领驿站专属通行证,在门禁系统处扫码进入。这里还为“小牛哥”设置了生活服务区,咖啡机、微波炉、冰箱、医药包等设施一应俱全,同时根据小哥们的职业需求和心理特点,放置了一些手机支架、雨披和解压玩具,“小牛哥”有需要的时候可以随取随用。
依托智慧驿站搭建,小哥们在享受服务的同时,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依托"小牛哥"走街串巷、上楼入户“流动探头”优势,建立参与基层治理的激励机制,引导该站1000余名“小牛哥”提供一线基层治理线索。这些线索包括环境卫生管理、公共设施损坏、交通应急等现场事故、社会治安线索等,一经采纳还可以积累积分兑换餐券、生活用品等。
老有所养:
“智慧大脑”赋能养老服务,提前预防式解决问题
成都市锦江区养老服务指导中心位于锦江区宏济巷23号。上午11点40分,“滴滴滴”的警报声响起,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大屏上传来了辖区70岁独居老人丁叔叔家中渗水传感器的警报,工作人员立马拨通老人的电话,在丁叔叔还未发现漏水之前,就进行了下一步处置。
智慧养老服务平台
通过这里的智慧养老综合服务平台,打造养老一站式服务中心,实现了从被动应对到提前预防式的解决模式——在平台上,全区6万名70岁以上老年人、18家养老机构、131个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基本信息登记在册,数据信息一目了然。哪家的渗水传感器传来警报,哪家的门磁传感器长时间未检测到关门,谁家的老人目前住院不在家……在设备监控中心一一显示。不仅纳入了老人们的基础身体状况、紧急联系人、家庭住址等,还按独居、空巢、高龄等类型,实现了“标签化”管理;实施“长者通”24小时紧急呼援服务项目,为全区7900余名特殊困难老年人提供居家紧急救援、上门服务等。
信息的收集整理只是第一步,如何让老年人切实享受到“智慧化”的成果才是关键。除居家生活的应急服务,更多的养老服务也都用上了“智慧大脑”。为了全面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锦江区智慧养老综合服务平台还创新增加了居家照护、社区照料、机构监管、老年教育等功能模块。
推广“交子券”,是智慧养老领域的新应用。“交子券”是锦江区打造的特色诚信消费体系,依托“交子空间”打造智慧养老消费场景,让老年人享受智能数字生活带来的便利。万花春熙运营负责人告诉记者,在他们负责运营的一款APP上,锦江区每年有3000多万专项资金发放给辖区老人使用,养老积分可免费通过平台使用。“使用这个APP,第一是操作更简便,第二可以直接在APP上面查看所有的养老服务商户,可以就近导航前往,也可以线上下单,在线上预约,或者预约上门服务。”记者注意到,这些免费发放的养老积分,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可为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洁、助医、助娱等多样化服务。
红星新闻记者戴佳佳摄影报道
编辑成序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