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过后,如何恢复生产?农业版自救指南来了
河南暴雨持续牵动人心
长时间降雨不仅引发城市内涝
还造成农田积涝
严重影响农业生产
暴雨过后
如何最快恢复生产
请收下这份农业版自救指南
↓↓↓
水稻篇
一、双季早稻
防洪排涝
疏通围沟和排水沟,确保排水通畅,提早应对洪涝灾害。对受淹田块,尽快排水露田,恢复根系生长活力,防止倒伏;利用清水清除稻株上的泥浆杂物,促进叶片功能恢复。对受淹较重、抽穗期叶片发黄早衰的田块,补施粒肥。适时收获
适时抢晴收获,有条件的地方采用集中烘干,避免稻谷霉变。二、双季晚稻
防范洪涝灾害
秧田期如遇暴雨洪涝,要及时抢排积水,适当保持浅水层,防止雨后升温过快造成秧苗青枯死苗。对受强降雨天气影响、秧苗被大水冲乱的抛秧地块,要及时移密补稀。对因降水冲毁秧苗不能及时栽插的地块,应尽快改种杂粮杂豆、薯类等旱粮作物,防止撂荒。加强病虫防控
密切关注水稻病虫害发生动态,重点防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螟虫、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穗腐病等病虫害。
玉米篇
及时排渍
苗期若暴雨积水,及时疏通沟渠,排水降渍。防病治虫
加强草地贪夜蛾、二代粘虫、二点委夜蛾、棉铃虫、大小斑病等病虫害监测预警,及时组织防控。
畜禽篇
抓好畜禽动物疫病防控
加大灾区动物疫病防控力度,强化监测预警,及时处置突发动物疫情。指导养殖场户做好生物安全防护和动物疫病免疫接种。对受淹的畜禽圈舍、畜禽用具等进行全面消毒,死亡畜禽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加强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监管,防止病死畜禽流入市场。及时组织打捞江河、湖泊等水域发现的死亡畜禽,防止环境污染和动物疫病传播。做好畜牧业生产灾后恢复
尽早制定畜牧业恢复发展工作方案,开展灾后安全隐患排查,加快修复损毁的设施设备,及时补栏增养。加强养殖场饲养管理,做好温湿度等环境控制,科学配制饲料,适当添加抗应激、抗氧化作用的饲料添加剂,提高畜禽抗应激能力。
蔬菜篇
加强田间管理
对于受淹菜田应及时开沟清渠,排除田间积水,并适当培高畦面,加强土壤透气性。及时扶正植株,减少互相挤压,进行人工泼水,冲洗叶片,促进光合作用。及时整枝打叉,摘除残叶残枝残果,铲除病株,避免病害滋生。可覆盖遮阳网遮荫降温,减少和降低蒸发量,防止植株受雨后放晴的天气影响而急性萎蔫、死亡。种植瓜豆类、茄果类作物的农户,及时修整加固棚架设施,防止倒塌造成植株的二次伤害。及时追肥
暴雨过后,植株根系吸收水肥的能力较差,及时采用土壤追肥和喷施叶面肥,保证植株正常生长。抢种速生和耐热蔬菜
受涝地块退水后,对于失去生产价值的、失收的,应及时抢种直播一些速生蔬菜、耐热蔬菜,最大限度地弥补灾害损失。
果园篇
及时开沟疏渠,畅通果园排水
开沟疏渠,排除果园内积水,降低地下水位,减少果园土壤含水量。有淤泥的果园要在排水后及时清理淤泥,尤其要将果树根茎部淤泥尽快清除。天晴后对园地及时松土,加快水分蒸发,使土壤疏松通气。做好树体管理,修缮加固设施
洪涝灾害造成果园树体歪斜倒伏的和基础设施损坏的,要及时扶正和修缮加固。果树倒伏和主枝折断的,要及时扶正树体,并给树体喷水,清洗叶片,促进光合作用。及时剪除断裂的树枝,折裂轻微的及时绑缚,加强支撑,并涂抹药剂,提高伤口的愈合能力。根系外露的,及时培土覆盖,防止阳光暴晒。预防病虫害暴发
雨后及时将病虫枝、烂果、烂叶等清出果园,减少病虫源。抢晴喷施1—2次低毒农药。
渔业篇
做好渔业生产灾后恢复
加快水产养殖设施设备修缮,及时补放水产苗种。有条件的地区,可推广种草养鱼、混养滤食性鱼类。强化水产养殖动物病害防控,及时开展养殖池塘、养殖水体消毒,妥善做好死亡水产品无害化处理,科学指导用药,防范水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