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务工群体:今年春节,还能回老家过年吗?

时间 • 2025-07-27 15:38:14
疫情
呼叫
过年
必要

1月5日,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增村镇小果庄村调整为高风险地区。根据疫情最新通报:当天河北新增20例本土确诊。

1月6日,石家庄市藁城区全域调整为高风险地区。

石家庄市召开的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会议已指出,要以最迅速的行动,做好核酸检测。要对全市所有社区、农村实行闭环管控。

近期国内疫情形势复杂,北京、河北、辽宁、黑龙江等地出现新一轮疫情,多地发出防控倡议,过年非必要不要离开工作地。今年春节,在外务工群体还能不能回老家过年?

为何不建议返乡过年?

对于不建议回乡过年的倡议,许多网友不甚理解:国庆期间几亿人口都在流动,也没有出事情为什么春节就不可以呢?

对此多位疾控专家介绍了原因,其中张伯礼院士解释到:

因为季节不一样了,这个寒冷的季节,非常适合病毒的生存,再一个从现在我们国内情况来看,多点散发已经成为常态。

实际上,从现在到2月底,这两个月非常关键,如果把这两个月挺过去以后,到了春暖花开的时候,加上普遍接种疫苗,这个疫情形势就会大好转,或者基本上可以说决定性胜利就来了。

所以希望大家在春节的时候,少聚集。

还能不能回乡过年?

临近年关,春运大幕已经启动。按照以往,抢票大战已经火热开始,但是今年大家都有些拿不定主意。

可以确定的是,能不能回家过年,这取决于工作地的政策,更取决于家乡当地的防控政策,换句话说,老家让不让回。

近期短视频平台上掀起一波“隔空呼叫家乡”的浪潮。

00:04

“呼叫河南,呼叫河南,本人现在北京,能不能回河南过年,河南收到请回答。”

紧接着,呼叫山东、呼叫安徽、呼叫陕西、呼叫哈尔滨……大家纷纷通过这种方式呼叫自己的家乡。虽然有些开玩笑的意味,但也满含着大伙儿归乡心切的心情。

那么,今年到底能不能回老家过年?

多个城市已经向在本地务工者发出倡议,“非必要不离开”:

2020年12月23日,北京市疫情防控小组提出:倡导非必要不出京,做到非必要不出境。在京机关干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带头在京过节。鼓励在京单位推行弹性休假,引导人员错峰离返京。倡导市民群众就地过节。有序组织高校学生、农民工离返京工作。

1月4日,厦门市人社局发出了《关于加强“元旦”“春节”两节期间职工合法权益保障工作的通知》和两封倡议书,鼓励弹性休假,倡导非必要不离厦,就地过节。

也有地区向在外务工人员发出倡议信,“非必要不返乡”:

1月3日,在安徽省临泉县《致临泉广大人民群众的一封信》中提到:坚持非必要不返乡。建议您通知在外务工的亲人留在务工地过年,可以用微信、网络、电话等方式拜年。如确需返乡,返回时要携带7日内核酸检测证明并提前3天向所在村(社区)报备,到家后配合社区(村)做好返乡人员信息摸排登记和健康监测工作。未做核酸检测的及时到当地医疗机构进行核酸检测,检测结果未出前要居家健康观察,发现异常及时报告。返回后尽量不走亲串友。

到底能不能回乡过年?

目前尚且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可以看到的是,目前各地政策基本上都是“倡议”和“鼓励”,而非“强制”。

回还是不回,这是一个问题

虽然目前尚未发布强制性的政策,但我们每个人都要意识到本轮疫情的复杂性。

01

本地疫情呈零星散发和局部聚集性疫情交织叠加;

02

大连本轮疫情出现1传32的超级传播现象;

03

春节期间疫情传播风险将加大。

如果年底前各地不再出台明确的强制性规定,那么,回还是不回,就成为每个人要面临的选择。

如果按照倡议留在工作地过年,将会大大降低两地疫情防控压力,有利于疫情大局的控制。

如果还是决定回乡过年,就需要提前咨询当地防控政策,严格服从安排,最大程度降低风险。

不管回还是不回,做好个人防护是第一位的!

坚持勤洗手、戴口罩、少聚集!

来源:农视网综合自人民日报、央视新闻、澎湃

新闻、健康临泉

编辑|孙丽敏责编|康轩山监审丨钟倩